当前位置:首页>>专题专栏>>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
长虫山建的滞蓄网 光去年就阻拦泥沙400吨
时间:2019-06-12  作者:  新闻来源:云南网  【字号: | |

  建起滞蓄网,把泥沙留下,让城市不淹,使清水入滇。简单几句话,似乎就概括了长虫山滞蓄防洪及截污工程的效用。 

  然而,这个工程不简单,只有见过山洪来时连泥带水奔泻而下、城市瞬间被淹的情景,才能了解这个工程每一个拦水坝、每一个调蓄池建设的初衷和所发挥的作用。 

  据介绍,沿山路而建的边沟里,相隔一定距离通过挡泥板形成一个拦水坝,目的是层层沉沙,让水流减缓。目前已在全长4公里的边沟里建成拦水坝180多个,洪水得到滞留,泥沙得到沉淀。 

  因为是旱季,沿山而建的拦水坝里并没有水,只有一些下雨时滞留下来的淤泥等待清理。 

  

   

  拦水坝滞留的淤泥 

   

  暴雨突袭时,夹带着泥沙的山洪奔流速度极快,从山上到山下往往只要几分钟。昆明市龙泉路红云片区,就是长虫山五华区山洪下泄区,每年雨季来临,由于面山洪水较大且泥沙量较多,总会造成龙泉路周边排水沟渠及管道系统泥沙沉积,导致片区排洪能力降低,因此,龙泉路红云片区成为历年来昆明市主城区主要淹水点之一,严重影响了该片区居民的生产生活。 

  拦水坝,只是长虫山滞蓄防洪及截污工程的一小部分。沿山而下,五华区按照昆明市“上蓄、中疏、下泄”防汛格局,以源头治理、雨污分流、海绵城市的理念为前提,利用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6字方针为手段,创新工作思路,实施辖区长虫山防洪滞蓄及截污工程,成效显著。 

  去年工程只完成40%,就滞留了400多吨泥沙在山上,已有效调节3.2万立方米的山洪水。 

  这个项目于去年4月启动,项目起点为长虫山东侧红云生态公园大门处,海拔2015.17米,止点为红云路与小庄大道交叉口,海拔1900.23米,全长6.22公里,预计今年5月汛期来临之前全面完工。除了4公里的边沟和180多个里拦水坝,已建成调蓄池6座、消力池9座,可调蓄山洪水7.21万立方米 

  在坡度较大地方将路面减速带设置为“人”字型,激流而下的水流一分为二进入路边两侧边沟,能快速减缓水流。洪水进入行洪系统后,通过边沟跌水台、消力池、小型调蓄池、大型调蓄池有步骤地截流、滞蓄、沉沙,大幅降低下泄泥沙量。   

  五华区还对下游上庄防洪沟通道内瓶颈及行洪不足断面进行改扩建,同时在调蓄池坝塘下游顺烟厂外围道路修建一条泄洪通道,横穿龙泉路后接入上庄防洪沟,最后进入盘龙江,使其成为截、蓄、泄一个完整的行洪系统。 

  整个工程在收集山洪、滞蓄沉沙的同时,还积极发挥了“错峰、调峰”调节功能,解决龙泉路红云片区淹积水问题;同时利用建好的生态坝塘有效用水,调节长虫山小气候,将“善水”作为清水入滇、地下水水源;“恶水”则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,实现片区污水入网清污分流。 

  据观测,去年长虫山降下最大单点暴雨时,待通过防洪系统的水流到龙泉路,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,并且水量减少、流速减慢。 

  除了防洪滞蓄,工程还发挥生态效益。建成的调蓄池在收集山洪、滞蓄沉沙的同时,做好生态保护,在部分调蓄池底部设置井口,对地下水进行回补;存储在边沟、调蓄池及坝塘经过沉沙后的洪水,还作为周边景观用水和植被灌溉用水,雨季调蓄增加需水量,冬季进行灌溉,同时兼顾森林防火后备水源,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率。 

  下一步,以长虫山滞蓄防洪工程为示范,五华区将完善科学布局调蓄设施,统筹实施同类项目,在全区形成滞蓄防洪控制网,充分发挥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全力保障清水入滇。 

院情简介 机构设置
检察职能 检察长信箱
 
开展扫黑除恶 建设善美云南
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
创文明单位  树检察之德
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
律师预约平台
案件信息公开
互动平台  
五华检察官方微博
五华检察官方微信
友情链接:

版权所有: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
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