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普法强基
法治礼包“护未”成长——“六一”儿童节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普法宣传
时间:2025-06-01  作者:章锟  新闻来源:派驻红云检察室  【字号: | |

在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,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,提升家长法治教育水平,五华区检察院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“法治大礼包”,以法律之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这份礼包包含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指南、家长监护责任须知以及实用维权途径等内容,助力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政府、网络、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。


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指南

1.人身安全防护

熟记家长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,但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。

拒绝陌生人的食物、礼物、搭讪等,不跟随陌生人离开。

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,遇到危险及时拨打110。

外出要告知家长去向、同伴和返回时间。


2. 校园安全防护

遇到欺凌要勇敢说“不”,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。

学会保留证据:保存聊天记录、录音录像等。

不参与、不起哄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。

发现同学被欺凌要及时报告老师。


3. 网络安全防护

不随意透露真实姓名、学校、住址等个人信息。

警惕网络交友,不与网友单独见面。

识别网络诈骗:中奖信息、充值返利等都是常见骗局。

控制上网时间,远离暴力、色情等不良信息。


家长监护责任须知

1. 基本监护责任

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存权、发展权、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。

为子女提供安全、健康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。

关注子女身心健康状况,定期进行沟通交流。


2. 教育引导责任

以身作则,培养子女遵纪守法意识。

关注子女交友情况,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。

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,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。

配合学校开展法治教育,形成教育合力。


3. 特殊保护责任

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,安装防沉迷系统。

妥善保管家中危险物品(刀具、药品等)。

不满16周岁不得让其单独居住。

不得让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。


实用维权途径

1. 咨询求助渠道

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台;

联系当地未成年人保护机构;

咨询社区法律顾问。


2. 投诉举报方式

向学校、居委会反映情况;

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举报;

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
3. 法律救济途径

申请法律援助(各地法律援助中心);

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;

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


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。让我们以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法律法规为指引,为孩子们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!




院情简介 机构设置
检察职能 检察长信箱
 
开展扫黑除恶 建设善美云南
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
创文明单位  树检察之德
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
律师预约平台
案件信息公开
互动平台  
五华检察官方微博
五华检察官方微信
友情链接:

版权所有: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
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