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5月29日,五华区检察院第2期《鹿鸣讲坛》在微风细雨中拉开帷幕。尽管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带来丝丝凉意,但干警们学习热情不减,齐聚一堂,围绕“以高水平管理助推高质效履职”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新动能。
分享会上
部门青年干警结合岗位工作实际
学习成长经历
谈自身所思所悟所感
并对未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
陈伟达
综合业务部干警
加强自我管理,凡事都作进一步想。自我管理,其实来源于“三个管理”理念中的一个小章节——“检察官对案件的自我管理”。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检察官,但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加强自我管理,多想、多做一步都是有一定必要性的。比如在刑检工作中,检察官助理在完成本职的司法辅助工作以外,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逐步增加工作内容,承担更多检察工作职责。
彭吉艳
办公室干警
身处检察事业的“后方枢纽”,办公室工作虽不似办案一线直面惊涛,却如细密的针脚,无声串联起全院运转的脉搏。在文件流转、会务保障、综合协调的日常里,我深刻体会到“于细微处见真章”的真谛。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,我收获了严谨、协作与服务的真知,更坚定了为检察事业贡献光热的信念。这份工作锤炼了我的耐心、细致与责任感,也让我在服务与奉献中找到了价值。我愿继续做一颗稳固的“螺丝钉”,在平凡的岗位上,为闪耀的检徽增添属于办公室人的踏实光芒。
王亚飞
第五检察部干警
理论来源于实践,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总结而来,据此,从我个人感悟来说,控告申诉工作是与人民群众沟通极强的实践工作。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访人、各种各样的案件。他们性格不同、他们问题不同、他们反映的诉求不同、他们的矛盾点不同,都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、善于总结、抽象出理论知识来。这样才能深刻体会法学教授提出的“法之理在法之外”的道理、“高质效办案”的道理。要说到为发展献一策,还是应回到个人、回到团队、回到制度上,个人需要锻炼学习、团队需要互相配合,制度需要合理、科学。
干警们的分享如迷雾中的明灯,用亲身经历的航标为同行者照亮隐蔽的暗礁,激励着每一位五检人奋发前进的心。下一步,五华区检察院将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成果转化,准确把握最高检提出的推动构建检察“大管理”格局的科学意义和实质要求,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、案件管理、质量管理,持续优化检察管理,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力和水平,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。